山东管理学院始建于1938年革命老区沂水县,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1987年改制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大学,更名为山东管理学院。 学校位于泉城济南,现有长清和历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3.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28万平方米,育人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具备。
山东管理学院校章
全国唯一有工会背景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教育部“网络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大学,“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创建建设学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6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76人,占31.32%; 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有523人,占93.06%。 目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项目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1人,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富民兴鲁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教育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齐鲁和使1人,山东省
山东管理学院校歌
学校下设劳动关系学院、工商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等13个院(部)。 现有30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956人,其中,本科生828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58% 142个校内实验教研室,13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设施先进的实训型教学楼,功能齐全的室内外体育场馆,24小时学习空间和大学生双创中心,藏书纸图书118.15万册,电子图书170.01万册,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应用型专业群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资助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个,省级3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729项,批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国家级41项,省级64项。 学校被教育部第二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工程建设高校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下设齐鲁工人研究院、工会理论研究院、山东省劳动政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家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以及山东省智能制造与数据应用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研究平台和机构25个。 “十三五”期间,教师共批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09项。 发表学术论文988篇; 出版专著68部,其中2部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特许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项省厅级科研成果奖84项。
学校是山东省工会干部培训基地和工会理论研究基地,是山东省工人运动研究会法人单位。 “十三五”期间,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269期,累计培训2.4万人次,举办省级大型职工竞赛9次。 学校被评为“全国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 学校主办的《山东工会论坛》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工运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治类专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杂志。
学校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学习培训基地、山东省古琴传承基地、山东省地方戏传承基地、山东省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借助这些平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应对省委重大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实施开放国际化办学发展战略,与美、英、法、加、德、澳、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开展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共建教育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教育改革,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五大发展战略,向着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力迈进。
(数据截至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