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生和家长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6月25日中午前发布高考成绩,同时发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全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高考生可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北京通”app或小程序两种方式查询高考成绩。
6月27日8时至7月1日17时,统考考生填报本科志愿,单考考生填报单招志愿。
特别提醒
快拿出准考证!查分、报考、申请复核成绩,准考证的“新”用途先来了解一下~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高考成绩出来后,大家就要面对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高考志愿填报。说到填报志愿,很多家长可能只想着“报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但是,具体怎么开始志愿填报的第一步呢?
1
高考志愿填报的原则和策略
首先,考生和家长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的志愿填报认知体系,即对院校和专业有个完整概念,并具备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尽力做到“在较充分了解信息的情况下做决策”。
高考志愿填报主要有三种方式:按照专业优先来选择,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按照学校优先来选择。
2
如何按照“专业优先”来进行志愿填报?
首先,在以“专业优先”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时,考生和家长对于有意向的专业不要望文生义。例如:口腔医学技术与口腔医学,这两个专业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学习如何制造假牙,而后者毕业后才可以成为一名牙医;再如:信息与计算科学与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生如何计算得快,与计算机专业无关,毕业后也大概率不能进入互联网公司做技术类的工作。
因此,在以“专业优先”来进行志愿填报时,首先要清楚专业设立的逻辑体系。目前我们国家大学一共有771个专业,2020年、2021年分别增设37个和31个专业。其次要理清楚专业的分类逻辑,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一级学科(学科大类)、二级学科(专业)。
其次,专业所在的大类有以下分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军事学、交叉学科;其中交叉学科是2021年新设立的一个学科门类,而每个学科门类下还会包含若干个专业类(也就是一级学科),每个专业类包含若干专业(也就是二级学科)。
如果两个专业属于同一专业类,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别就不会很大。比如工科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下设计算机类,器械类等一级学科,计算机类的一级学科里又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二级学科。其实,同一学科门类里学习的内容,未来的发展路径,未来的就业等都很相近,所以家长在报考时可以曲线救国。、理清楚各个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区别和联系,让孩子在同等的分数下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专业。
再次,大学期间的课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一般来讲,学生在大一大二时主要是学习基础课,这些课程占据所有课程的80%。第二类专业基础课,是孩子在大二大三时学习的课程,大三下学期到大四时主要学习核心专业课。
一般来讲,两个专业如果属于同一个学科门类,大一公共基础课的重合程度为80%,如果两个专业属于同一个一级学科,那么,这两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基本完全相同,专业基础课也有80%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在于大三下学期至大四时学习的专业核心课。所以,家长在报考专业时要首先对学科分类逻辑有一个清晰的掌握。
最后,我们谈谈大学的学院是如何设置的。通常,大学设置不同的学院,学院下又设置不同的系,而这些系课程的重合度较高。一般来讲,专业基础课十分相近,师资力量共享。因此,如果专业的名称很相似,就可以查询这些专业是否在同一个学院里,若在同一学院里,说明这些专业今后的就业,保研等各方面的政策差距很小。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该学院下设三个系,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这些专业在大一时共同上课,共享师资,大二大三时也共同上课,只是在保研的时候,分开进行排名,保研政策,甚至是保研名额的分配上没有很大差别。但是在高考录取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录取分数比网络工程的录取分数高10分。
因此,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如果无法分清各个专业,可以查看这些专业是否在同一个院系里。
3
专业选择时,是否需要和学科成绩挂钩?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来看。首先,高中某学科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大学的该专业就可以学好,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大学的知识难度和高中的知识难度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是,在报考专业时,这个因素确实应该给予考虑,比如理工类学科一般要求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如果高中时数学成绩好,那么,大学时学这个专业的课程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会降低一些。所以,可以把高中学科成绩作为考量,但是不要作为唯一标准。
数学是理科生的基础,如果所选择的学科属于理工大类,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这些专业时会更加容易,包括考研时,很多与之相关的专业均会考察数学。对于语文和外语比较擅长的同学,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专业时会更加轻松些。
目前,在京招生高校已经陆续公布了2022年招生章程。招生章程一般包括学校中英文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学习形式、招生计划及说明、外语考试语种要求、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通知书发放、学费、入学等方面内容。考生和家长要细看招生章程,了解录取原则及要求等,可重点关注5个细节——
部分专业要求面试军检
一些在本科提前批招生的院校及部分专业,因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会组织相应面试。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规定,考生要参加生源地省级消防员招录工作办公室组织的政治考核、体格检查、心理测试、面试,结论均为合格。
军事类等院校招生往年也会组织相应面试。有意向报考军队院校、预估成绩达到学校分数线要求的考生,要在规定时间持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参加军检。
一些专业对身体条件有要求
除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外,军校、公安类高校还要求考生具备相应身体条件。填报志愿前,考生及家长不仅要认真了解《指导意见》及体检表相关内容,还要认真查阅拟报考院校招生章程,注意高校自定的身体条件补充规定。
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规定,外语类、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要求考生口齿清楚,听辨灵敏。
北京市体检中心专项业务科科长窦紫岩提醒,结合往年情况,因身体原因被退档的考生主要集中在视力、色觉和身高问题上,在医学类、体育类等对色觉、裸眼视力有较高要求的专业上相对较多。考生要根据体检结果和报考专业建议,客观、正确填报志愿,避开体检结果中的限报专业,并认真查阅拟报考院校招生章程等文件材料中关于身体条件的规定。
单科成绩要求不能忽视
有关专家提醒,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了解专业录取是否对单科成绩有要求,并结合个人高考单科成绩,合理报考。
首都师范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规定,学校美术学院各专业录取时,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60分(满分150分);在京招生的“外培计划”专业,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120分。
香港高校大多对英语成绩有要求。
加分政策要看清
各校高招录取对加分政策规定有所不同。有的高校提档时认可加分政策,分专业时依据实际考分;有的高校提档和分专业时都认可政策性加分。考生要认真研读各校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政策相关内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在调档及确定专业时,除教育部及学校规定的部分特殊类型招生项目外,原则上承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确定专业时,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录取专业时原则上认可省级招办有关加/降分和优先录取的政策。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的,只取其中最高项分值;加分、降分的最大分值不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北京工商大学2022年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各省级招生办的规定,加分提档和分专业。
投档比例要看清 退档情况要了解
高校招生章程中规定的投档比例,考生不能忽视。
北京邮电大学2022年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或批次,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该校对于除高校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港澳台侨联招、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以外的平行志愿投档批次,在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情况下,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提档后不退档;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所报专业志愿已录满情况下做退档处理。
北京语言大学根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顺序志愿投档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平行志愿投档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服从专业调剂不退档。
媒体对1983名填报过高考志愿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6%的受访者填报高考志愿时和家长出现过分歧。当父母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该如何处理呢?这里小编给大家几点建议——
1
改变观念 平常心对待
有的父母认为“大学和专业决定了以后孩子从事什么职业,甚至是未来的命运,所以必须要选好。”所以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强硬干预,一定要让孩子选择自己认为“好”的大学和专业。殊不知,这样的观念早就需要改变了。
首先,大学和专业虽然与未来的职业有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学了“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找不到好工作”。
其次,社会、科技在飞速发展,今天看起来“好”的专业,也许以后就不受追捧了。也有可能现在看起来是“非主流”的专业,在5年、10年后成为“热门”。
所以,父母要以平常心看待填报志愿,孩子未来4年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但不能决定孩子的命运,无论学什么,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2
填报志愿过程中,孩子才是主体
孩子往往都很通情达理,反倒是一些父母“我说了算”的家长作风,让本来是无话不说的母子、父女,在志愿上交流得很少。
在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时,家长一定要放低姿态,善于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耐心和孩子沟通,力争通过交流达成一致意见。
3
过分的干预是在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家长往往存在千方百计做通孩子的工作,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认可父母的看法。
说起来家长都知道,帮孩子选专业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专长来考虑。可在实际填报志愿时,家长心里都有个小九九,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并且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让他少走弯路。天下哪个父母会害自己的孩子呢?但是过分的干预是在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如果家长不试着改变自己的意愿,而一味勉强孩子屈服,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即使孩子顺从了家长的建议,按父母要求填报了志愿,然而由于没兴趣,大学的学习便会缺乏主动性,还有可能影响学业。
4
最后志愿的“落笔权”要交给孩子
即使家长考虑和选择是正确的,也要以理服人,要让孩子心悦诚服,如果孩子有一丝的想不通,都不要勉强,最后志愿的“落笔权”要交给孩子。
当然,孩子的选择也并非都是正确的,由于年龄、阅历等原因,孩子的想法有时难免不切实际,这时家长也不要带着情绪说教,而是要把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供孩子参考,也可向专业人士咨询。
家长千万不能态度强硬,也不要背后搞“小动作”,比如偷偷修改了孩子的志愿。在整个过程中,亲子沟通得越充分越好,志愿的填报也就越顺畅。
5
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对志愿无所谓,乐于听从父母的安排,这时父母尤其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作为家长,不是代替孩子作决定,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精神支持和信息帮助。
此外,参谋孩子志愿时,父母双方的意见要先达成一致,否则孩子夹在中间更会茫然。
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9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成人高等学校254所。本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
全国高校名单,请加入全国高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