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大学城封校了吗,廊坊大学城哪年成立的 -ag尊龙app

廊坊大学城封校了吗,廊坊大学城哪年成立的

高考新闻2022-10-16 07:35:32web

冷清的廊坊大学城:高校纷纷搬迁

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始建于1999年,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黄金分割点沿线的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望30公里,东临天津和渤海,北京938路公交车往返于北京和大学城之间。 大学城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但是,东方大学城陷入了高中陆续撤离的尴尬。 在京津冀一体化加快的大背景下,东方大学城能因北京教育资源的转移而脱胎换骨吗?

寂寞的大学城

3月25日,廊坊大学城一期工程北入口凯旋门外不远。 驾驶摩天轮的黎明(化名)无聊地等待着客人。 摩天轮是大学城的校内专车,顾客大多数是学生。 黎明告诉记者,每月给公司1800元的承包费,剩下的1000多元归自己所有。

“到2010年,每月收入2000元以上。 ”他告诉记者,收入减半的原因是生源减少。

记者了解到,原本雪白的凯旋门迎风微黄,教学楼的东西望去,最受欢迎的只有食堂。 但是,即使是午饭点,大学城二期的第八食堂也有一半的座位空着。

教育发展大楼的斜对面,是一座废弃的三层楼,楼上没有窗户,大楼里臭气熏天。 一位行人说,这里曾经是超市,但由于生源减少,所以废弃了。

一期的道路又平整又干净,到了二期,在路上打着楼盘小广告的销售员摇着手中的传单,追着在校园里行驶的私家车。

旭辉十九城邦卖场的网站地图上写着“大学城的高尔夫庄园”。 楼盘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高层的价格在7500~8000元/平方米,别墅单价13000元。 “五一后也涨。 ”对于涨价的原因,这位销售人员介绍,一是京津冀一体化加速的利好,二是楼盘离大学城的高尔夫球场很近。 但许多教育界人士表示,大学城有了房地产,多少有点变味了。

大学为什么搬家了

1999年10月,位于河北廊坊经济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开始设立。 时隔一年,在2300亩土地上,57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拔地而起。 资料显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国家法官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约60所大学在东方大学城学习和生活,累计有40多万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最多20多所大学同时在这里。 目前,上述著名大学在东方大学城已无踪迹。

据东方大学城管委会网站消息,目前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9所高校在京办学,较高峰时期降幅较大。

为什么大学一个接一个地搬家了? 大学城在发展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财经专修学院2003年搬离大学城,2010年搬离大学城。 该校一位老师表示,北京财经专修学院注册地在京,归北京民教处评估。 北京要规范民办高校,必须从多项指标进行评价。 其中食品卫生和消防安全为属地评价。

“但是在大学城,在异地学习,很别扭。 ”。 老师说。

另外,偏远地区办学经费的增加也是搬家的重要原因。 2004年北财招生1600多人,2005年达到4000人,此后生源大幅减少。 另外,每天早上5点,班车从北京三环、四环将老师送到廊坊,中午送回北京,这将大大增加远程办学的成本。

是北京25中率先进入东方大学城的学校之一。 该校一位负责人介绍,1996年,在国家允许公有制为主体办学的基础上,一些学校推出了可以探索私立和民营办公支持模式的教育项目。

1864年成立的北京25中原是收费制的贵族教会学校,1952年转为公务。 因为这个渊源,1996年4月23日经市教委批准,该校成为北京市和全国第一所由公办学校改制为“民办学校”,拥有招生自主权。

据该人士介绍,当时每年的学费约为5000元,“从1996年到2000年,我们在东城区是数一数二的。 ”。

随着名气的增长,25中的教室变得不够了。 2000年,25日选择在大学城建设分校。 “大约300亩土地,相当于我们现在学校的10倍。 几年后,北京市生源减少,到了2009年,国家对各校投资充足,25中仍转为公办。 公务机制无法支撑有偿租赁模式,又回到北京。 ”。

寻找大学城突围

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东方大学城能迎来翻身的机会吗? 对于“为了缓解北京的拥堵,一些北京大学可以搬迁”的说法,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世纪末建成的廊坊大学城并不成功,“大学的搬迁,不是刨树种在别的地方那么简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本科高校自身办学经验有限,加之非学历高等教育较多,最后空间越来越小,这是学校退出的原因。 他认为必须来自学校自身的需要,而不是行政性地办学。 学校与工厂不同,需要投入和培养的过程,大学提供的不是功利价值,而是良好的外部环境、文化环境、人才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刚认为,东方大学城的矛盾在于区域合作没有打破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 区域合作与现行教育体制管理之间的步调不一致是导致大学城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成刚表示,由于北京有很多教育部直属高校,如果北京的教育资源转移到河北或天津,实际上北京市政府不会和两地政府谈,而是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管理机构三地谈。

不过,原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持乐观态度表示,北京未来大学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河北有空间,至少将来可以按增量给予河北更多。

人民大学:“搬到通州”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是为了拓展新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璋表示,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及对外交流的中心,对大学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张璋:中国一所学校的发展其实最主要的不是硬环境,而是最主要的软环境,尤其是人文历史的环境,政治、文化的对外交流,因为实际上大学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首都功能区的疏解,并不是消除其文化和教育功能的疏解

细分到微观层面,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交通和交流的便利性也是大学扩招必须考虑的问题。 中戏老师曹家麟说:“由于老校区太挤,中央戏剧学院于2012年10月正式启动昌平的新校区。本科一二年级在新校区上课,三四年级回到市老校区,老师们根据课程安排往返于两个校区之间。

张璋:之所以觉得不方便,说起来可能是因为现在两个校区同时办公。 像学生处、教务处之类的很多时候,可能需要两班。 这个时候,开会、发文件、发行李的时候,涉及两个校区的话可能需要大家一起带。

将来校区和校区之间越过省市的话,无论是学校还是搬迁地,光靠交通和硬件的准备是不够的吧。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宋晓阳对此表示

宋晓阳:因为在一所学校,你的硬件条件再好,也比不上你的软件条件——师资的重要性。 如果老师不跟着学校走,学校就会搬家,这个学校不是原来的学校。 这让老师做出非常重要的选择。 我选择大学。 选择这所学校不仅本身,还有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如果我确实爱这个专业的话,我会和这所大学一起去。 这所学校外迁后,除了这些硬件基础设施外,老师一定认为我要是从中心城市去了边远城市,生活条件下降了,就一定要出在报酬上: 010

还有一个问题,老师外迁的时候,没结婚是可以的,但是结婚了,考虑到分居和自己孩子的学习问题,建一个新的学校地址,重新招聘老师,和把老校区的老师集中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上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本文转载于https://www.toutiao.com/item/681852762795929603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期观点。 这个号码请尊重原创的著作权,如果被骂的话请立即删除私信。 同时欢迎各类投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